當前報紙日期:  2020-02-18

閒話「雞肋」

鍾藝
2020-02-18

  肋,《新華字典》的解釋是:“從腋下到脅骨盡處的部分。”雞肋,就是雞翅膀。
  提起“雞肋”,文人一般都會想到《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之死。
  楊修是太尉楊彪的兒子,袁術的外甥,這兩位都是曹操的勁敵。《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中,通過張永年的眼睛,說楊修:“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古籍《典略》中則稱楊修,字德祖,“建安中,舉孝廉,除郎中,丞相(曹操)請署倉曹屬主簿。是時,修總知內外,事皆稱宜。”看來楊修很聰明能幹,但是,曹操不信任他,僅給他一個“置倉主簿”的小職務。
  楊修是因何致死的呢?《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中說:“操屯兵日久,欲要進步,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行裝,準備啟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能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時慌亂。”此際,適曹操巡至,夏侯惇趕緊報告。曹操聞後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遂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懸掛於轅門外。楊修死時34歲(公元219年)。後人有詩云: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一詩道破玄機。曹操想殺楊修,蓄意已久。同書第七十二回中又說:“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譬如有一次,曹操修造一座花園,竣工之曰,“操行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加‘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也。”工匠改造停當,官員又請曹操再次檢驗。曹操見後,查問:“是孰知吾意?”左右回答:“楊修也。”操雖美,心甚惡之。另一回,“塞北送酥一盒至。操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於案頭。修入見之,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事實上,曹操之殺楊修,主因是他竟涉入宮庭之爭,身為曹植的黨羽。評點過《三國演義》的李卓吾說:“凡有聰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殺身也。”孔雀因羽毛送命,狐貍因裘尾被獵。
  還有一個與“雞肋”相關的故事,相信菲華讀者知道的較少。晉朝時,有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河內河秀、琅琊王戎、沛國劉伶、陳留阮成等七人,《魏氏春秋》、《世說新語》皆稱彼等“常相與友游於竹林,號為七賢。”其中的劉伶,有一次,喝醉酒,“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曰:‘雞肋不足以當尊拳。’其人笑而止。”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遇上“莽夫”或“兵勇”,只有投降的份。
  以上兩個故事,說出來,志在讓大家消閒,亦自我娛樂。如今,神州大地上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千島之國受波及,疫情若至年中仍未消退,不少菲華旅遊業老闆恐怕要感嘆生意如“雞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