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2-21

春暖花開會有時

楊宏永
2020-02-21

  今天是農曆正月二十,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全家老少宅在家中,已有二十多天沒有出過遠門了。
  年前準備招待親友的那些菜餚和家中必備的一些日用品所剩不多。沒有辦法,我今天必須要出去買些東西了。
  我戴上口罩和手套,又戴上頭盔圍了條圍脖後騎車駛出了家門。
  寬闊平坦的鄉村公路上,幾乎見不到任何行人和車輛。只在道路兩邊,時不時會遇見大片大片的油菜和麥苗,呈現著勃勃生機。
  將到村口疫情管控執勤點時,遠遠看到在公路出口處放著兩塊長長的圍欄。圍欄的紅布上寫著為防控疫情擴散,呼呼村民不要出行不要聚集的標語。執勤的兩個人是村裡的一位領導和一名志願者,分別站在圍欄的兩邊。我停下車和他們說明了情況之後,他們一再提醒做好自我防護,並且最好一次性多買些東西回來,以減少出行的次數。
  通往集鎮的公路上,依舊沒有看到什麼車輛和行人。公交車很早就停運了,平時私家車跑來跑去的很多,不過今天也沒怎麼見到。
  等我到了鎮上的農貿市場,才發現在市場門口同樣設置了圍欄。圍欄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寫著進入菜場必須要戴口罩和測量體溫。四五個戴著紅袖章的民警一字排開站在那裡,其中有一人伸手示意我停車並取下頭上的頭盔,然後手持測量儀對著我的額頭測了一下。那一刻,我不免有些緊張擔心起來,好在虛驚一場,體溫一切正常。
  待我進入院內停好車子,才發現偌大的菜場裡空空蕩蕩的,只有幾家為數不多的攤位,來買菜的顧客也少得很。其實,在我現在停車的地方,以前平時也擺著許許多多的地攤,那些攤主大多是附近的村民,賣的是自己喂養的雞鴨和自己種的新鮮蔬菜。那時候,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互不相讓的討價還價聲,以及碰見熟人互相打招呼的大喊聲,真可謂人聲鼎沸。可是今天,只有幾個戴著口罩包裹嚴實的顧客。沒有人大聲喧嘩,每個人都表情嚴肅像躲避著什麼似地保持著一段距離。
  賣菜的人雖然不多,但種類倒還齊全,一般的時令蔬菜幾乎都有,就是比較貴。大蒜每斤5塊,西紅柿每斤6塊,萵筍每斤6塊……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加上還是正月期間,這種價格雖然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不過也許還算正常。後來我又打聽了一下,只有豆製品算便宜的,嫩豆腐和豆腐乾一般都只要兩塊多錢一斤。
  因為農村人在過年前都有醃魚醃肉的習慣,這個時候每家每戶一般都還有一些存儲,因此葷菜生意不是太好,所以賣的人就更少。果然,在菜場的一角,只看到一位老人在賣魚,不過除了七八條鯽魚和一條扁魚之外,再無其它魚類。老人也許許久沒有顧客,顯得很是熱情。不過由於價格太貴,我最後還是歉意地搖了搖頭。
  一家賣肉的老闆正在低著頭聚精會神地玩著手機,可每當有顧客經過他的攤位時,他還是馬上就看到了,於是趕緊站起來放下手機,拿起擺在案板上的香煙就往人手上塞,不過幾乎沒人去接他的香煙,也很少見到有人去買肉。
  我不敢在菜市場內多逗留,挑了幾樣便宜些的蔬菜,便急匆匆離開了那裡。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此時工廠還不能如期復工,孩子們更是不能如期開學,為了停學不停課,全國各地都實行了網上教學,因此我還要到文具店給孩子買些學習用品。直到這時,我才發現馬路兩邊的店舖大都大門緊閉,僅有兩三家店舖在賣一些生活用品。這些店舖雖然在營業,但都是閉門接待顧客的。正如我光臨的這家文具店,那副捲簾門只往上拉了一大半,兩扇玻璃門也是關著的,只在中間留了一道縫隙,上面寫著不扎堆排隊的警示語。顧客們三三兩兩相距甚遠地站在門外,輪到你時,你再走到門邊向店內的老闆說明你要買的東西。如果有貨,老闆會把這些東西拿好再通過那道縫隙遞給你。付款時,老闆很少收現金,大都讓顧客選擇用手機支付。
  街北面有一家小型超市開著門,不過也要量過體溫後才能進入。超市內幾乎沒有人,這讓我稍微心寬了些。沒有過多的挑選,買了些調味品和生活用紙,我趕緊走了出來。
  返回的路上,在經過村裡的一片桃園基地時,我掀開頭盔上的擋風鏡放慢了速度。這個時節,桃園裡雖然還看不到一朵盛開的桃花,但我知道,這一棵棵桃樹都在這溫暖的陽光下暗暗地醞釀著準備著。要不了多久,春天就會喜笑顏開著回來的,當一陣陣春風吹過,當一場場春雨潤過,這裡終將會是一方萬紫千紅的世界。我有理由相信,待到春暖花開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