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2-21

傾聽呼聲

宇文芹
2020-02-21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記載: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此文可謂家喻戶曉,凡接受過義務教育的都學過。文章揭示開明國君必須廣泛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的道理。雖然文章記述的未必是歷史事實,但在今天,鄒忌的忠誠與智慧,齊威王的胸懷與魄力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唐代初年,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與唐太宗有個好的諫臣魏徴不無關係。李世民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在此太宗把魏徵比作是一面鏡子。
  反之,則教訓深刻。鴻門宴時,剛愎自用的項羽不聽亞父范增的告誡,放虎歸山,最後落得個四面楚歌兵敗垓下,無臉再見江東父老,最後烏江自刎的下場。
  劉備在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是後來諸葛亮還是派了馬謖去守街亭,當時也有別的大將願領命,還有人提醒丞相三思,但諸葛亮不聽眾言,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敗。後來的馬後炮式斬首也無濟於事。
  舜時期,先任用禹的父親鯀治水,鯀採用堵的辦法,結果越堵洪水越大,不但水沒治好,自己也招來殺身之禍。後來禹採用與父親鯀截然相反、以疏導的方法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水患災害,自己也坐上了舜禪讓的位置,而傳為佳話。
  英明領袖總會順應民意,傾聽民聲,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化被動為主動,甚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此次疫情,上層善於傾聽人民的呼聲,及時決策,為阻擊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疫情萌芽之初,有八個“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處罰。對此,人民群眾微詞不斷。最後,終於最高法為他們嚴明正聲。
  在防疫最前線,有一個臨床醫生的建議被採用,那就是診斷新冠病毒肺炎不能僅僅只靠核酸陽性檢測定性,那進展速度太慢,還要結合臨床CT影像“白肺”的經驗判斷。此建議非常好,對那些暫無症狀的潛伏期感染者和核酸檢測呈陰性感染者的隔離和早期治療,都起到了“防患於未然”的作用。後來國家疾控中心通告的確診病例中就含有了臨床診斷病例。
  關於“吹哨人”李文亮醫生的冤屈和去世,在網路無數次被刷屏。各種“申冤”悼念的文章鋪天蓋地,其中《我走了,帶著一張訓誡書!》的文章點擊量更是驚人。後來,“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此次疫情,發展到今天全國確診7.4萬多例,死亡逾2100人的嚴重局面,與當初武漢市乃至湖北省的主要領導不無干係。中央決定湖北武漢易帥,“走馬撤蔣”。能者上,庸者下。真是大快人心!
  近日,湖北外地區確診病例已連續15日降,多省區無新增確診病例。湖北省也逐步下降。一切正向好的方向發展,峰值和拐點或許就要來臨。
  傾聽人民的呼聲,人民創造歷史,讓今天告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