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鵬
在神州大地歡度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元宵節之夜,中國大陸的媒體幾乎在大規模地報導一件事,一位五十四年前流落印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老兵榮歸故里的激動場面。
其實,在此前的幾天,中國大陸的各大媒體已經對一位流落印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老兵進行全方位報導。這位名叫王琪的七十八歲老人,原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名測繪員,曾被派到中印邊境,在一九六三年中印邊境戰事結束後意外“失蹤”,從此杳無音信。據王琪老人自述,他當年是到附近走走,因迷路而求助紅十字會的車輛後被送到印度方,被印度軍方以“間諜罪”名判刑七年,刑滿釋放後就留在印度娶妻生子。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獲知王琪老人的經歷後,積極開展協調印度方面的工作,並給王琪老人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在取得印度許可後,終於圓了一個流落異國五十四年老兵歸國之夢。
據王琪老人自述,他自從流落印度後,時刻都沒有放棄回國的念頭,但是歷經艱辛後始終無果。在許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踏上了故國的土地,圓了老人一生的夢。
人們常說:弱國無外交。王琪老人流落異國五十四載後能順利回國,顯然是中國政府盡了最大努力,北京指示外交部實施領事保護行動的結果。君不見,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海外領事保護措施力度,無論在戰亂或動亂的國家或地區,或者遇到天災,中國駐外使館都積極介入保護僑民工作,派出或租用包機包船接運中國僑民到安全的地方避難,彰顯一個大國對海外僑民的重視與保護程度,讓世人感觸身為華裔的尊嚴。
顯而易見,王琪老人身份特殊,昔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曾獻身於保家衛國的光榮使命,在當年中印戰爭剛結束的惡劣環境下意外“失蹤”,在沒有充分證據顯示其為逃兵的情況下,作為政府更應為其歸國提供積極幫助和便利。倘若王琪當年為“逃兵”,今天在印度也不至於生活如此貧困潦倒。筆者認為,作為軍方,應給失散並流落異國五十多年的老兵發放一筆慰問金,以激勵現役軍人的士氣——一切為了共和國而戰的戰士理應得到國家的最崇高的鼓勵。
當然,軍方可能不方便高調出面接待流落異國幾十年的老兵,但是,中國政府顯然對王琪的回國非常重視,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派員送行,北京的外交部也派人到機場迎接這位闊別故鄉五十四年的老兵。中國政府的高調行事,顯然是吸引媒體大量採訪報導的原因。很明顯,中國政府的這些舉動無疑在告訴每一位獻身於國防事業的戰士們,國家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二零一七年二月十二日